離聖誕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還是簡單的記一下12/24平安夜那天的一些小事
有點忘了多久沒跟人一起過聖誕節了....終於在幾年後的今天,跟莎莎一起過這個特別的節日(當然,我想明年的中秋節或端午節也會很特別),中午先去我從沒吃過的SUBWAY,在啃著那個看起來像三倍粗的大腸包小腸以後,我確定這東西完全不適合情侶共餐,甚至他們應該在店門口立個站牌寫著『如果你們是第一次約會,請千萬不要點我們的火腿培根火雞肉潛艇堡,否則後果請自行負責』。
吃完了大腸包小腸....不,潛艇堡之後,到華納看半年前就注定的電影“金剛“(因為那兩張票是我在半年前就買了,卻很奇妙的一直都沒用),買票時售票小姐特別強調這部片有三個半小時,不斷的推銷我們應該要買爆米花,所以最後我們用了折價卷買了一小筒,不過我後來想想...咦?萬一這部片有五個半小時,她該不會就因此賣起排骨便當起來了吧?
“金剛 “前四十分鐘實在很無聊,不過想上廁所或聊天吃零食的人倒是可以趁那段時間好好的利用一下,個人覺得進入劇情之後就好看多了,比我想像中的好看,因為這種超乎常理的感情戲很難處理,一沒處理好不是搞成人獸戀就是變成Discovery的動物頻道,片中看到預告片裡那段金剛VS恐龍的劇碼不錯,實際上金剛是一個打三個,雖然英雄救美的成份居多,但表現的很有魄力(想必也是體重的關係),而且這隻金剛很浪漫,還會帶女主角看夕陽、溜冰上華爾茲...似乎比一般的男人還懂得羅曼蒂克 -_- 不過也可以從片中了解美女的重要,因為和莎莎討論後,我們一致認為如果女主角不是美女,那麼探險隊就沒有人會回去救女主角,她最後的下場應該是得到一句:她是為了她的理想而犧牲的。
看完電影以後(順便罵一下華納威秀的戲院出場通道,那應該是工寮吧?),晚上去以前死光槍老哥說過的貓花園吃飯,這間主題餐廳在網路上的名氣不算小,在捷運芝山站旁可以看到一間紅白綠寫著貓花園的招牌,但我進去後第一個印象並不是貓,而是他們的桌子非常的小,讓我忍不住想對服務生說這桌子真可愛,請問是迷你的桌子嗎,簡直像是被小叮噹的縮小燈照射過,接下來從他的招牌配色你會誤以為他們提供義式西餐,從菜單來看似乎也是如此,但等上菜以後你就會發現你實在太樂觀了,因為如果那種食物稱的上西餐,那麼路邊一個二十元的蔥油餅就可以拿去上義大利的國宴了。
我點了一個稱之為牛排的東西,當服務生把盤子端上來的時候,我看著擺的零散的涼拌牛蒡絲和菜花(對,白菜花,連配色的紅蘿勃都沒有),心想這一份三、四百塊的食物雖然不能說多高貴,可也不算便宜,但他們居然能弄的跟五十元自助餐一樣,不禁懷疑起廚師是從南陽街小吃過來的,而在我吃了第一塊牛排之後,我第一個直覺是台塑是這家店的股東,但很可惜的並不是台塑牛小排的那個台塑,而是王永慶先生造就台灣經濟奇蹟的台灣塑膠,因為那咬起來根本是美食街櫥窗展示的塑膠食物。
還有莎莎的焗烤鮭魚,完全就是大潤發一片二十元的東西也就算了,不新鮮再加上亂七八糟的廚工(我也炒過兩年菜,不希望侮辱到廚師),我看就算拿熱帶魚來烤都比那玩意兒好吃,總算讓我明白為什麼他們會寫禁止餵食貓咪,我相信如果讓貓吃這種東西,貓兒們絕對會選擇繼續流浪街頭,因為這種糟糕的用餐環境和食物,擺明就是以他們的貓是流浪貓為一個噱頭,以一種“我們有很多流浪貓,你愛貓,所以....“的摧眠方式,打著“因為我們愛貓“的大旗,讓你就算有什麼不滿也會忍下來,但骨子裡這店不過就是利用動物來當招財的工具。
跟我吃過飯的人都知道我對吃是非常不重視的,如果會讓我幹攪到這樣,就可以知道食物是糟糕到怎麼樣的程度,but...食物差還不是最糟糕的,更可惡的是店家的態度,最後喝咖啡時我拿了一小包的棉花糖出來,在吃到一半時服務生走過來說“本店禁止外食“,這點讓我非常冒煙,因為我的棉花糖原本還沒開,是到櫃檯跟老闆借剪刀才打開的,如果連一包糖果都不准客人打開來吃的話,well,我可以接受,反正店是你家開的,我可以理解你們不想讓客人多坐一分鐘的心態,這點光是從我們用餐到一半,在旁邊還有空位的情形下,服務工就帶其它客人擠(對,那桌子窄到真的是用擠來形容)到我們旁邊就知道了,但你應該在一開始就告訴我,而不是等到我開了以後再過來跟我講,因為對大部份的客人來說,我並不是拿外面的水煎包或麵包之類的進來,而你又借剪刀讓我開,我就不會知道這一小包糖果你會當成外食禁用。
最後,在服務工過來要我們把棉花糖收起來後,我們在一種很不爽的氣氛下,在平安夜的晚上離開這間寵物便當店,整個用餐時間大概是四十分鐘。
貓花園 主題是貓沒錯
但是如果你只提供爛食物 爛用餐環境 爛服務態度
就要搞清楚
你們的客戶 在裡面吃飯的那些人才是主角